延边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皇帝逃亡热河为什么没能回銮北京?

网络整理 2019-06-30 最新信息

1860年10月,《北京条约》的签订,奉命守城的王大臣恒祺、庆惠等人大大松了口气。认为只要咸丰帝批准了条约,即可万事大吉。他们与巴夏礼商议,代写了一道奏折,说明所有的条约现已签订,请恭亲王奕代为向皇上呈奏。后来,咸丰帝看了奏折后,谕令让各省查照办理,但只字未提“允准”二字。

咸丰帝为什么不提“允准”两个字呢?老实说,在热河的咸丰帝有着太多的苦痛和不得已。但是,他毕竟是被列强打怕了。对于条约的签订,他既希望“从此永息干戈,共敦和好”。[1]又不甘心列强强迫的协约内容。他仍然希望有一天能够修改这些条约。因而,他不愿意提“允准”二字。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皇帝逃亡热河为什么没能回銮北京?

咸丰帝这样的谕旨,奕很担心英、法两国不能答应。在咸丰帝的谕令到达京师之前,额尔金又亲自操刀代拟了一道上谕。看来,侵略者是真够狂妄的,连皇上的谕旨都要代写,这道代写的谕旨要求咸丰帝对《北京条约》全部允准,永远遵照执行,并要求按照这个意思,颁布全国。

老实说,这个越俎代庖的举动,恭亲王奕很不高兴,但他没有办法,在强盗走进家门横冲直闯的时刻,他害怕再生出别的枝节。因而根据额尔金代写的谕旨,将咸丰帝从热河发来的上谕“前后字句,恭加润饰”,随即向英法侵略者宣布:“所有和约内所定各条,均著逐款允准,行诸久远,从此永息干戈,共敦和好,彼此相安以信,即着通行各省督抚大吏,一体按照办理。”[2]

奕修改了咸丰帝的谕旨,颁令全国执行。虽然名义上允准了《北京条约》,但是恭亲王奕并没有感到丝毫的轻松。一来,私改皇上的谕旨,这是欺君之罪,他得想办法向皇上解释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二来,《北京条约》签订后,英、法公使在公使驻京、亲递国书等问题上仍然没有放弃。而这些问题正是咸丰帝最为忌讳的。

这些情况,恭亲王奕很担心会遭到在热河的肃顺等人所诟病。他思虑良久,最终决定给皇上写份奏折,申明情况,自请处置。他在奏折中说:“臣等自受命以来,与夷酋周旋数日,谨遵圣谕,与夷议和,草签和约,虽暂退夷兵,然危情未解,种种错误,虽由顾全大局,而扪心自问,目前之所失既多,日后之贻害无已,实属办理未臻完善,臣请皇上议处。”[3]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皇帝逃亡热河为什么没能回銮北京?

额尔金启程前往中国时的情形

恭亲王奕上奏折自请处分,这也等于堵住了咸丰帝身边那些排斥他的人的嘴。咸丰帝对他私改谕旨之事虽然不高兴,但反复权衡,当时的危难形势,也是无话可说,他在奕的奏章中写了这样的朱批:“恭亲王办理抚局,本属不易,朕亦深谅苦衷。自请处分之处,著无庸议。”[4]对奕䜣的议和之勤勉和实绩给予了肯定。

咸丰帝没有责怪奕,实际上,他此刻内心深处还有很多的担忧和顾虑。条约签订,英法联军能否撤军南返?另外,英法侵略者提出的公使驻京、亲递国书的要求,怎样解决?而这两项要求,咸丰帝心里实在很难接受。实际上在《北京条约》签订后,才短短的不到10天,英国公使就带领巴夏礼、威妥玛来拜见恭亲王奕䜣,再次提出要向中国皇帝亲递国书,说这是“该国至诚美意,若不亲递,难回本国复命”。额尔金的要求,奕䜣当然知道这正是咸丰帝极力反对的。因而坚持说,“两国美意,原不再此”,额尔金没办法,只有将军队撤到天津,就再也不肯南返了。

英使在亲递国书,公使驻京问题上仍然纠缠不休,这正是咸丰帝所担心的。因此,他在奕的请罪折中,又要求奕务必将亲递国书、公使驻京及不得再有要求诸事“与之议定,以免再生枝节”。

咸丰帝不希望公使驻京,恭亲王奕在与列强交涉条约内容时,就重点交涉。在《中英北京条约》签订之时,鄂尔金已经表示,英国军方不愿在天津过冬,准备撤军难返,这样的答复,咸丰帝很有尽快回鸾的愿望。可是,条约签订后,英法侵略者非但没有立即撤兵南返,反而声称要在天津过冬,对面递国书一事也不肯轻易放弃。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皇帝逃亡热河为什么没能回銮北京?

联军进入北京城后,天朝百姓惊奇地围观这些不开化的“蛮夷”

联军不肯撤军南返,咸丰帝担心回鸾后侵略者在公使驻京等问题上继续纠缠不清,他心有余悸的大骂奕办事不力的同时,又发了一道暂不回鸾的上谕。上谕说:“此次夷人称兵犯顺,恭亲王与之议抚,虽已换约,此系万不得已,允其所请。然退兵后,而各国夷酋尚有驻兵者,亲递国书一节,既未与该夷言明,难保不因朕回銮再来饶舌。诸事即未妥协,设使朕率意回銮,夷人又来挟制,朕必将去而复返,频数往来,于事诸多不协。……朕意本年暂缓回銮,俟夷务大定,再将回銮一切事宜办理。”[5]

说老实话,这位决心恪守儒家礼教的皇帝,他是铁了心拒见不肯给他磕头的外夷了。他担心,如果一旦回京,洋人又要提出亲递国书这样的事情,难道要让他再一次北狩吗?所以这方面的问题不解决,咸丰帝是不敢也不愿意回京的。

咸丰帝这个态度,老实说,恭亲王奕䜣是不能赞同的。在与列强的交涉中,他己经逐渐地了解西方的外交规则。因此,他在给咸丰帝的奏折中婉转的阐述亲递国书、公使驻京问题的意义。他在11月11日给咸丰帝的奏折中引用英国公使额尔金的话说,亲递国书、公使驻京这两个问题“系两国真心和好之据,非此不足以昭美意,若不呈递,难以复命。察其情词,似无诡谋。”奕䜣借用外国公使的观点,说明亲递国书是西方外交关系中的一个惯例。“其意必欲中国以邻邦相待,不愿以属国自居。”公使驻京也是这样,派出使节到别的国家,为常驻代表,这样做,即可以增进交流,又体现了国家间的友好外交关系。奕䜣的观点,在当时毫无疑问既是一种进步,也是符合国际潮流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皇帝逃亡热河为什么没能回銮北京?

八里桥之战,清军失败的惨烈景象

但是,咸丰帝执意要把西方看成低自己一等的国家。奕䜣没有办法,只好照顾到他维护天朝体面的心理,在公使驻京、亲递国书问题上继续与列强交涉。

奕䜣明白,列强在北京条约上已经如愿以偿,断不会因为中西礼仪的差异,而将事情弄大,因而,他向英、法公使说明了中西礼制的差别。同时又指示恒祺等人在天津与英、法公使交涉设法消弭亲递国书和公使驻京两个问题。11月26日,他发给英、法公使的照会中说:“至大皇帝愿见各国钦差与否,均可自主,断无勉强之理。”对此,英法公使在变大了遗憾之后,同意了奕䜣的意见。

英、法公使的妥协,奕䜣感到可以向皇帝交差了。12月17日,他再次给咸丰帝上奏,请求他回鸾京师。咸丰帝接到奕䜣的奏折,当时并没有回复,因为当时已经临近春节了,况且,他对洋人还是心存疑虑。因而,他对身边的臣子说,现在天气已冷,回鸾之事过完年之后再说吧。

1861年的春节,咸丰帝是在热河度过的。在热河过年,当然不像在京城那般热闹了。热河的冷清使得咸丰帝再生回鸾之意。因而,他在大年初二那一天,宣布准备在3月下旬回鸾京师。可是这个态度仅坚持了一天就又变卦了。他表示目前回鸾时机还不成熟,他仍然为“公使驻京”问题担忧着。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皇帝逃亡热河为什么没能回銮北京?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的场面

咸丰帝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们那一次不是出尔反尔,索要多端。他担心列强再生枝节,可麻烦还是来了。自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订立后,俄国公使伊格纳切夫以“调停有功”为名,也要求与中国签订“续增条约”。

俄国人为什么说自己调停有功呢?原来,英法联军进入北京,抢掠圆明园之时,恭亲王奕䜣也处于慌乱之中,俄国公使伊格纳切夫说可以帮助调停,使英法联军停止进攻。但是,伊格纳切夫开出了三个条件:第一、由奕䜣出面提出请求;第二、中方的谈判内容事先要征求他的意见;第三,须答应之前俄方提出的领土要求。当时,恭亲王奕䜣也是有病乱投医,不放过伊格纳切夫这根救命稻草,希望他能够调停出好结果。但是,在以后的“调停”中,伊格纳切夫并不是帮助中国缓解危急,而是胁迫恭亲王答应英、法两国公使的要求。奕䜣与英、法两国签订了《续增条约》,伊格纳切夫却蛮横地说,俄国调停有功。因而,便也向奕䜣提出了签约的要求。

伊格纳切夫提出要签约,奕䜣并不知道他会提出苛刻要求,可是,他看了伊格纳切夫开出的条约清单。不禁大吃一惊,伊格纳切夫竟然提出了开北京为通商口岸的要求。但此时的恭亲王已经被吓怕了,他看了伊格纳切夫给他的照会中“兵端不难屡兴”的字眼,知道不答应俄国人的要求是不行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皇帝逃亡热河为什么没能回銮北京?

英军招募的印度士兵

奕䜣有一种担心,如果不答应俄国的要求,可能伊格纳切夫会挑唆英、法两国再生事端,便给在热河的咸丰帝奏报了俄方提出要求的全部情况。咸丰帝看了奏折,他比奕䜣更担心,便给奕䜣下了谕旨:“事势至此,不得不委屈将就”。此时的咸丰帝,只要敌人不再开战,提什么条件都是可以答应的。这样,奕䜣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北京继增条约》,这又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投降条约。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大片土地划归沙俄所有。条约还规定:“西疆尚在未定之交界,此后应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自沙宾达巴哈之界牌末处起,往西直至斋桑卓尔湖,自此往西南顺天山之特穆尔图淖尔,南到浩罕边界为界。”

依此条约,此后俄方在勘界中利用“常驻”二字,强行将本属于中国的领土,划给俄国。《中俄北京继增条约》的签订,也说明了列强随时都有可能横生枝节。因此,在热河的咸丰帝很害怕再提出“公使驻京”这样有损大清“颜面”的问题。

“公使驻京”问题的得不到解决,他的回鸾日期也是一变再变。咸丰帝最后一次决定回鸾,本来是定在4月4日,然而到了4月1日,却又变卦了。为什么呢?咸丰帝的七弟醇亲王奕譞等人上奏,说圣躬现在身体欠安还不适宜回鸾,咸丰帝也答应了,当然,他还在为京师那边“公使驻京”问题是否处理得当而担忧着,至死他再也没能回鸾,这真是他的外交悲剧。

本文作者:一起看看大小事情(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7753569606435335/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咸丰   北京条约   奕䜣   恭亲王   鹿郢   天津   威妥玛   英国   儒家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