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69岁老汉逝世轰动满城名妓 生前4次落榜被赞“古今第一情圣”

网络整理 2019-05-21 最新信息

公元1053年,皇佑五年

京城里,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死于名妓赵香香家。他既无家产,又无家室,故而死后无人问津。

幸而谢玉英、陈师师等一干名妓仰慕其才华,怜悯其遭遇,不忍一代才子曝尸荒野,遂凑了一笔钱,用于他的敛葬之费。谢玉英曾与他拟为夫妻,遂戴重孝,其余名妓,亦为他戴孝守丧。

出殡那日,整个东京的妓女皆来为他送行,半城缟素,哀声一片。

谢玉英因痛思情郎,哀伤过度,不到两个月便随他而去去。陈师师等人念她情深义重,便将她葬于他墓旁。

这便是这便是"群妓合金葬柳七"的佳话。

而那老人,便是白衣卿相柳七郎--柳永。

69岁老汉逝世轰动满城名妓 生前4次落榜被赞“古今第一情圣”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家中排行第七,故而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东,曾为沙县县丞,在州郡颇有威信。父亲柳宜,出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柳宜供职北宋,任雷泽县令,不久,改为费县县令、濮州任城令。柳永即出生于其父任所——费县。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计划进京参加礼部的考试,由钱塘入杭州,由于迷恋杭州的湖光山色,遂滞留于杭州,终日里听歌买笑,沉溺于这等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

咸平六年,孙何于杭州任知府,其名望颇高,门禁甚严,柳永毛遂自荐,作一阙《望海潮·东南形胜》,前往拜谒。结果,深得孙何欣赏,此词也随即广为传颂,杭州官僚士子、青楼名妓争相结交,柳永亦因此名噪一时。

次年,孙何回京,柳永颇为不舍,遂作《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以追忆陪孙何游乐情事。

公元1004年秋,柳永离开杭州,沿汴河到苏州,作《双声子·晚天萧索》;不久入扬州,作《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追忆旧游,度过了青年时期的一段放浪形骸的生活。

69岁老汉逝世轰动满城名妓 生前4次落榜被赞“古今第一情圣”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也许是厌倦了这种醉生梦死的日子,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便进入京师汴京,赶赴科举。目睹了当时京城的纸醉金迷、钟鸣鼎食的奢靡生活。曾以“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将汴京的太平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此时的风流才子早已享誉京城,他踌躇满志,眉眼之间是藏不住的傲然与得意,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

只是届时真宗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仲春时候,科举殿试发榜,他将榜单从头到尾看了几遍,都没发现自己的名字,原本雀跃的心一下子便跌倒了谷底,眉眼中的傲然得意瞬间便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悲戚和羞愧,只得一脸黯然地进了花街柳巷。

出师未捷,这对二十多年来一直顺风顺水的柳七郎来说打击不可谓不大,甚至觉得:“天公无眼无眼识良才。”

悲伤愤懑之下,便写下了《鹤冲天·黄金榜上》: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借此来抒发自己对科举的牢骚与不满。

69岁老汉逝世轰动满城名妓 生前4次落榜被赞“古今第一情圣”

奉旨填词柳三变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柳永第二次参加礼部考试,再度落第。

天禧二年(1018年),长兄柳三复进士及第,柳永第三次落榜。

天圣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愤而离京。

仁宗自即位起便留意儒雅,但柳永好作艳曲,仁宗对其颇为不满,甚至拉进了科举的黑名单。在进士放榜时,便引用柳永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言道:“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遂每每见到预选名单上出现“柳三变”时,便刻意划去他名。

后有人曾向仁宗举荐柳永,但仁宗回道“且去填词”,自此以后,柳永于仕途一道彻底绝缘,郁郁寡欢,遂时长出入花街柳巷,并自号“奉旨填词柳三变”。

69岁老汉逝世轰动满城名妓 生前4次落榜被赞“古今第一情圣”

凡有井水处,皆能咏柳词

自此以后,他便时常流连于娼馆酒楼,终日里偎红倚翠,醉卧美人膝。柳永频繁地与歌伎交往,教坊乐工和歌伎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常常会得到她们的经济资助,柳永也因此可以流连于坊曲,不至于有太多的衣食之虞。

当时众多艺妓都以能和“柳七哥”“三变哥”交好为荣,如能得到他专门为自己写的歌词,哪怕演技二流、嗓音三流,也会立刻成为众人聚焦的中心,身价倍增。当时,青楼女子中留传着这样的说法:“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释褐为官

1034年,仁宗亲政,对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柳永闻讯赴京赶考,与二哥柳三接同登进士,柳永喜悦不已。

只是暮年及第,终究还是不得重用,“久困选调”,从睦州团练推官,到余杭县令,再到小小的屯田员外郎。

终究,他还是回到了秦楼楚馆,用余生把浮名换作浅斟低唱,只为儿女道情长。

柳永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他想入仕为官,却又瞧不起官场上的蝇营狗苟、世故圆滑,想要做一名纤尘不染的白衣卿相,而醉卧花柳时,心中所念所想的,又无不是自己的功名利禄。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仕途上的不幸,反倒使他的艺术天赋在作词的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凡有井水处,皆能咏柳词,是了,他这一辈子走南闯北,东奔西跑,所到之处,教坊青楼,无不吟唱着柳永的词曲。

公元1053年,一代词匠溘然长逝。

柳永去世后,无亲人祭奠,故而每逢清明时节,歌姬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吊唁,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本文作者:青梅煮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3352677964775950/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柳永   北宋   杭州   明朝   宋仁宗   汴河   经济   玉皇大帝   扬州   费县   钱塘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