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三国时代为什么没有发生海战

网络整理 2019-06-30 最新信息

三国时代为什么没有发生海战

中央之国的形成&lt三国篇&gt [第14节]

副标题:青州的地缘结构及胶莱运河

作者:温骏轩

编辑:尘埃 / 主播:兆斌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三国时代为什么没有发生海战

海岱之间——青州

三国时代为什么没有发生海战

哪里是青州?按禹贡九州的设定是“海岱惟青州”,“海”自然指的是大海,“岱”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东岳泰山。地理上看,则是“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带”以东的地区。与冀州因范围太广,被分割为:冀、幽、并三州;兖州因河、济两水的不稳定性,最终大范围位移不同的是,青州的范围可以说是相当忠实于它的初始设定。

其范围由西至东大致对应现在的:德州、济南(不包括2019年并入济南的莱芜市)、滨州、东营、淄博、东营、潍坊、青岛、烟台、威海,等十个地级市的辖区相重叠。

东汉十三州郡


三国时代为什么没有发生海战


在春秋时代率先称霸、战国时代一度与秦国并称东西二帝的齐国,是青州板块的地缘政治缘头。公元前11世纪,崛起于关中地区的周王朝,取代从河北平原方向入主中原的商王朝,成为中央之国的主人。

总得来说,在以“封建”为基本制度的周王朝,被分封的诸侯国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与周天子源出同一氏族的“姬”姓封国。如晋国、燕国、鲁国、郑国这几个著名诸侯国。在西周初年,约占诸侯国总数的3/4。这些与王室亲缘关系最近的诸侯国,范围从黄土高原一直向东漫延至秦岭、太行山以东的平原地区,占据了最易耕种的黄土地带及最重要的位置;二是异性诸侯国。这些诸侯国有旧地缘政治遗产的延续,如为夏、商两朝君主延续祭祀的杞国、宋国。也有在灭商之战中建立卓越功勋的亲密氏族。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齐国。

齐国的始封之祖在中国应该很少有人不知道,他就是《封神演义》一书中的姜子牙。虽然这本书是虚构的神话小说,但这位姜太公在灭商之战中所发挥的作用,却并没有夸大。之所以把这位最重要的军事家封建于此,很大程度是基于山东丘陵地带在地理、地缘结构上所呈现的复杂性。

复杂地形所对沟通交流所平添的障碍是显而易见的。这种障碍所造成的地缘后果可以表现为语言,比如一些中国南方丘陵地带,所呈现出的“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现象;也可以显现在民族认同上,比如位于欧亚相交的高加索山地,3000万的人口总量就拥有50多个独立民族。

在周人入主中原成为天下共主之后,整个山东丘陵地带还存在有大量原属东夷体系小国。齐国的都城临淄城现在是山东省淄博市的一个区,地理上位于“鲁中南山地丘陵”中的鲁山北部。

以周王朝封建的初衷来说,是希望齐国能够背靠“鲁中南山地丘陵”,向东辖制整个青州地区(以西面向中原的地区,则由鲁国负责)。从结果来说,齐国的确做到了。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事情的演化已经超出了周初的设想。进入东周乱世之后,齐鲁两国作为独立的诸侯国,不可避免的成为地缘政治对手。战国之时更出现了由田齐取代姜齐的“田氏代齐”事件。

抛开谁主导齐国这点不说,青州作为一个地缘政治单元的存在,与兖州所主导的鲁中南山地丘陵以西地区比,还是显得更为强势的。这种强势性,甚至在当代地缘政治中亦有体现。

在文化上胜出一筹的“鲁”成为了整个山东的标签,而省会却还是落在的齐地和青州属性的济南身上。此外,2019年1月,原本位于兖州范围内的莱芜,由地级市变身成为了济南的一个区。虽说现代交通能够很大程度接近距离感,但当你在地形图上看到,直线距离达70公里的两座城市,中间还间隔着泰山山地时,应该会觉得这种合并多少有些违背地缘规律。


三国时代为什么没有发生海战


毕竟地缘差异、心理距离,并不仅仅决定于地理距离或者交通距离。考虑到齐国在春秋战国时,同样越过自己在山地分水岭之上修筑的长城向西扩张,今天济南的这种做法倒也不算太违和。

“鲁中南山地丘陵”之于青州来说,更多是一道将之与黄、淮流域隔离开的屏障。青州内部板块则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胶东丘陵所覆盖的胶州半岛;另一部分则是鲁中南山地丘陵与胶东丘陵之间的平原地带。后者也是当年齐国的核心之地,依托这块大平原,齐国得以向东西两大丘陵地带扩张。除了西部被归入河济平原的部分,这块平原的主体可以被标注为“胶莱平原”。

山东半岛地形图

三国时代为什么没有发生海战

所谓“胶莱平原”,意指的莱州湾与胶州湾之间的大平原地带。前者属于渤海的一部分,后者则与黄河相接。河流是平原内部的大动脉,胶莱平原的河流大都是发源鲁中南山地丘陵的北坡,北向注入隶属渤海的“莱州湾”。

如:流经临淄的“淄水”、从潍坊穿城而过的“白浪河”等河流;南向注入胶州湾的河流,则主要有发源于胶东丘陵的大沽河。

对于当年的齐人来说,这样一块为山、海包夹的大平原地带,算得上是一块天赐之地。不仅能够让平原上的农田免于成为黄泛区的一部分,还能够依托山、海的存在,获得防御力加成。当然,这种防御力的加成,主要是由华夏文明重陆轻海的地缘属性,以及长久以来缺乏海外威胁所导致的。这使得齐国和后来的青州,只需沿鲁中南山地丘陵的分水岭修筑一道长城,而不需要为它漫长的海岸线倾注太多的防御资源。

齐鲁地缘关系图(春秋)


三国时代为什么没有发生海战


不仅如此,山海共存的地理结构,还让齐国与当时的其它诸侯国相比,更平添了一份优势。以海洋来说,带来的并不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浪漫想象,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海洋不仅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还能够出产每个人生存都离不开的“盐”;此外,那些看起来无法拓展为耕地的山地丘陵,同样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作为地质时代的产物,铜、铁等自然经济时代最为倚重的矿物,又总是生成于山地之中。同时拥有大平原、丘陵及海洋线,意味着齐国和青州能够在粮食、盐、矿产等三方面都表现良好。在自然经济时代,这三项优势相叠加足以让之在地缘政治竞争中占据明显的优势。

山海并存的地理环境,还让青州之地为中央之国政治史作出了一项重要贡献,那就是“盐铁专卖”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中央政权进行集权管理的一个核心手段就是实施“盐铁专卖”制度。

其中“盐”的专卖,因为它是人类生存的必须品且用量较小,对之进行专营,可以较为方便的将税收隐藏于盐的价格当中。即减少了强行课税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又可以最大程度的扩大税基;对铁的专营除了利益驱动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它是提升生产力和军力的基础资源。而这一制度的起源之地,便是春秋时代的齐国(具体来说始于管仲)。

需要注意的是,盐并非只产生于海洋之中,内陆地区同样有可能通过地表盐湖或者抽取地下的卤水来制盐。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海洋线都能够生产海盐。在古代真正被大规模开发成盐厂的,是那些平原与海洋相接的滩涂之地。

具体到当年的齐国来说,适合大规模开辟盐田的地点是潍河、白浪河、大沽河等河流,在胶、莱两湾的河口地带。制取海盐的做法,则是在高于低潮水位、低于高潮水位的滩涂之上,用半尺高的池梗围就一个个盐田,同时用堤坝阻挡海水的入侵。然后涨潮时放开堤坝上的水闸,借助沟渠将海水引入盐田,再经过阳光曝晒慢慢结晶成盐。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发现一个问题,对于齐国来说,只需控制胶莱平原及两侧的山地,并不需要深入胶东半岛就可以获取盐、铁、粮食资源。至于海岸线在当时的作用,并不如今天所显现的那么大。一统天下的秦帝国在征服齐国之后,亦没有想过利用齐国的海洋属性进行海外扩张。秦帝国对齐国所带有的些许海洋气质,更多从神秘的方士们身上所感受到的。这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便是以为秦始皇获取长生不老药之名出海的徐福。

当然,徐福能够出海,显然是因为齐境之内的这些海港已经得到的初步开发,并且开拓了海上贸易路线。从发展海洋经济的角度来说,背山造海的地势有助于获得天然良港。

这一方面是因为沿海山地所造就的海岸线蜿蜒曲折,那些深入陆地且有山地保护的海湾,有助于靠港的船舶躲避恶劣的海上气候;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缓缓延伸入海洋的平原,会在海岸线上造成大范围的滩涂地。虽然这些滩涂地有机会被开发为盐田,但却无法为大型船只停靠所用。而对于与海相接的山地来说,就不存在这种现象了。今天分布于胶东海岸线上的:青岛、威海、烟台等中国北方著名海港城市,无不显现出上述特点

以胶东半岛的地缘位置来说,如果开展海上交流,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当是其三个主要目的地。历史亦有记载,曹魏在征服辽东之时,大连一带的吏民,因躲避战乱而渡海移民山东。然而在人口还不足以填满所有土地的情况下,即使在进入两汉及三国时代,青州的核心之地仍然是更容易进行农业开发的胶莱平原及河、济两岸的平原之地。就像这批从辽东而来的移民,后来亦是安置于现在的淄博市淄川区境内。

在三国朝代,海洋在地缘政治博弈中并非完全没有一席之地。公元233年,为了共同应对来自曹魏的压力。孙权曾经派遣使者领军一万前往辽东,与当时占据辽东的公孙渊结盟。应该说,在中央之国的历史上,合纵连横之举虽然非常常见,但像这样跨越海洋的结盟仍然是极具想象力的。

如果结盟成功的话,那么曹魏打破这一联盟的最好办法,就是以胶东半岛为基地打造一支水师,阻断二者的人员、物资往来。其实早在春秋时代,类似的一幕就已经上演过了。

公元前485年,志得意满的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中原争霸,曾经派遣舟师沿海岸线而上进攻齐国,而齐国则派遣水师于海面拦截。双方在黄海海域所进行的这场海战,也被认定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场海战。

2500年前的这场南北海战,最终以山东半岛的胜利而告终。而1700多年前,类似的一幕却没有发生。因为辽东方面对能否维持这条海上交通线,心存很大的疑虑,致使这次结盟胎死腹中(具体细节以后会有解读)。

纵观整个三国时代,尽管具备许多天然海港,包括有齐、吴海战的先河在,但青州在三国的地缘政治舞台上所展现的属性,与其它内陆板块却并无二至。被曹操视为私兵的“青州兵”军团,在运作上所循的仍然是传统的耕战模式。并没有充分利用青州的海洋属性,打造出一支海上奇兵,用来南下进攻东吴。

基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这种选择并不算错。毕竟掌握大规模海上运输能力的东吴,也没在像800年前的前辈那样,再次尝试跨海攻击。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与西方文明初始时那种“地中海”格局不同的是,中国近海的海况要复杂的多。在后来的历史中,历代王朝并非没有想过利用海路发动军事行动或者运输物资。只是海洋的不确定性,让这些尝试的成本都显然过大,使其更多只能作为偶尔使用的辅助手段。

时光荏苒,当西方通过地理大发现,而进入迫使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之后,不管古老的中央之国愿不愿意,都必须正视海洋的存在了。正是基于这一大历史背景,不仅青州沿海的那些天然海港,在新的时代焕发了勃勃生机,就连陆地属性的胶莱平原,也开始尝试通过海洋加成,提升自己的地缘潜力。这一尝试就是“胶莱运河”。


三国时代为什么没有发生海战


从字面上理解,胶莱运河是一条打通胶州湾与莱州湾的运河。最初有这一想法的,是有些异类的元朝。元朝与同样首都定位于北京的明、清两代,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的经济和农业重心已经转移到了江南地区。

这意味着帝国政治中心所额外消耗的那些粮食,必须从江南地区调运。后来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从山东丘陵西侧擦肩而过而过的“京杭大运河”成为了最后的解决方案。然而在此之前,已经拥有海洋视野的蒙古人,曾经设想过通过海运而不是漕运解决“南粮北调”的问题。

在海运方案中风险最大的一段,是从山东半岛的东端绕入渤海的海路。由于位置关系,这一海域遭遇恶劣海况的风险要比其它海区要大得多。有鉴于此,元朝希望从胶莱平原的腹地选定两条分别注入胶州湾与莱州湾的河流,将之相连构成一条能够截弯取直、连通黄、渤两海的水上通道(公元1280-1282年)。

被勘测人员所选定的两条河流,分别是:北向流淌的“胶河”,与南向流淌的大沽河下游部分河道。前者被称之为“北胶莱河”,后者则对应为“南胶莱河”。

让人颇感无奈的是,元朝所挖通“胶莱运河”仅仅运行的数年,便和整个海运线路一起被放弃。250多年后的(公元1538年)明朝政府,一度再次疏通运河。只是在运行几年之后也被放弃。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山东丘陵并不能为这条运河提供足够的水量,其地势亦无黄淮海平原那么平整。

要知道黄河之所以能够像一把大刷子一样,在黄、淮海地区任意改道,在于这几大水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水岭。相比之下,虽然胶莱平原也算平整,但于运河在翻越南、北胶莱河分水岭时,仍然会遇到高程略高影响通航能力的问题。

另一个问题在于海上航段的不安全性,这一不安全性不仅仅体现在海况的影响,还在于海上地缘威胁的逐渐显现。以明朝来说,倭寇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扰,是整个海运航线被放弃的一个重要原因。有鉴于此,大陆文明属性的中国人,还是更愿意把安全系于脚下这边土地之。京杭大运河遂成为了连接中国南北的交通干线,并对运河两岸的地缘生态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当下,重开胶莱运河的声音在民间仍然不时出现。只是这一设想的目的,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打通一条南北运输线,而在于打通胶莱平原的海上窗口,使之更好的通过海洋融入全球经济。类似的想法并非异想天开,很多半岛结构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过类似设想。与胶莱运河类似的还有韩国曾经设想的,横贯朝鲜半岛的大运河项目。

这些项目的可行性,并不是今天要讨论的,只是为了帮助大家了解了青州地区的基本地理、地缘特点。总体来说,由于即无外患之忧,又不是内部枢纽板块,整个青州地区在三国时代的表现有点不温不火。而下一节即将展开的徐州板块,地缘位置就要敏感得多了。


- END -

三国时代为什么没有发生海战


本文作者:地缘看世界(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7740006510756355/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三国   青州   山东   济南   周朝   东营   春秋战国   莱芜   战国时期   姜子牙   封神演义   淄博   东汉   我在宫里做厨师   地理   潍坊   青岛   威海   泰山   政治   因河   渤海   西周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